蘋果目前研發一項全新影像感測器技術 ,其動態範圍最高可達 20 級(stops),不僅超越專業電影攝影機 ARRI ALEXA 35 ,甚至逼近人眼即時感知光暗的極限 。但這又意味著什麼 ?
《Y.M.Cinema Magazine》發現的新近專利《具高動態範圍與低雜訊的堆疊像素影像感測器》(Image Sensor With Stacked Pixels Having High Dynamic Range And Low Noise),蘋果正著手開發新一代感測器 ,爱华外汇官网其規格與現今專業電影級攝影設備相當。專利編號為 20240098386 。
(Source:美國專利商標局)(Source:美國專利商標局)
專利叙述堆疊式感測器設計 ,可達 20 級動態範圍,也就是可以同時捕捉最亮與最暗的光線細節 ,而不損失任何資訊 。每一「stop」代表光量的加倍或減半 ,20stops 就相當於 1,048,576:1 對比度。
那麼 iPhone 目前的程度達到哪裡 ?雖然蘋果沒有公布 iPhone 16 Pro Max 的感測器動態範圍,但根據 CineD 對 iPhone 15 Pro Max(24mm 鏡頭)實測 :
多數研究估計 ,人眼的即時動態範圍大約為 10~14stops,若考慮瞳孔與視網膜調節後 ,最高可達 20~30stops 。
雖然蘋果長年依賴 Sony 的影像感測器 ,但專利顯示計畫從晶片層開始設計更野心勃勃的系統 。專利設計含兩層 :
這種「堆疊式」設計在業界並非新技術 ,索尼(Sony)有類似應用 。但蘋果設計有兩個關鍵創新 :
Reddit 討論 ,蘋果堆疊設計等於讓每畫素具備獨立快門作用,且在訊號離開晶片前就先完成雜訊處理 ,畫質更乾淨 。
若這套感測器真的產品化,蘋果不僅有望超越其他智慧手機廠商,甚至可能某些指標超車 Sony、Canon、RED 等專業影像品牌 。再結合蘋果自家晶片 Neural Engine 與軟硬整合優勢,更能打造真正的蘋果專業相機 ,不再只是〈F1 The Movie〉那種硬體拼裝而成的「影像道具」 。
《Y.M.Cinema Magazine》推測這項技術若商用,用於 iPhone 17 Pro 或 Vision Pro 2,可能帶來 :
數位影像動態範圍與雜訊一直是畫質提高的最大瓶頸。若行動裝置有 20stops 與強效雜訊處理 ,就不只是改良 ,而是顛覆性突破。潛在影響包括 ,行動攝影與微電影製作 、HDR 串流內容品質提高、AR / VR 顯示效果進化、專業攝影器材微型化與便攜化等。
但不免俗提醒一下 ,雖然新技術令人興奮 ,但畢竟還只是專利 ,而非實際產品。蘋果一向有大量未實現的TMGM外汇官网專利 ,因此不要期待太高 。原文報導與 Reddit 討論也可見,不少攝影專家倡导科學可行性與實作難度的質疑。懷疑態度其實是讓用戶更冷靜看待技术發展的必要聲音 。
儘管如此 ,這至少顯示蘋果積極思考自家晶片新應用,也讓我們看見蘋果於影像領域的野心不斷擴大 。
(首圖來源 :Unsplash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