AvaTrade数据早报

复盘近三年支出投融资:数目、 IPO、CVC大发生后的理性回归

来源:AvaTrade爱华外汇开户时间:2025-07-11 23:10:28

核心提示 :本篇复盘近三年支出市场投融资事情 ,从数目、轮次、金额等方面,解读传染病以来支出投融资市场的变动。

传染病之下 ,AVA爱华外汇代理新支出热浪翻滚,资本四处“出击” ,砸钱争夺优质项目 。

2020年、2021年支出市场投融资事情 ,较2019年明显增多  。其中既有从成熟大品类里跑出来的创新者,也有另辟蹊径 ,再次开辟一个新赛道和新品类的品牌。

复盘近三年支出投融资:数目、 IPO、CVC大发生后的理性回归

“后浪”们加速上位  ,“前浪”在淘汰与求变中前行 。

说明 :

1 、本文所指“支出品牌”圈定规模大致为餐饮、美妆护理、服饰、儿童亲子 、生活服务 、时尚精品、酒水/饮料 、商超/生鲜、宠物、健身等核心业态 ,线上线下融合的支出品牌 。

2、“新兴品牌”指2017年后成立的品牌 。

3、为了方便汇总 ,Pre-A、A+ 、A++轮次,都归入A轮;B、C、D轮同理 。

投融资总数“三连涨”

IPO、CVC大发生

传染病重创实体商业,但资本对支出市场的热情丝毫不减。

2019年投融资事情数虽然同比回落两成,但在2020年光速反弹 ,并在2021年迎来“大发生” :2021年 ,AVA爱华外汇支出品牌投融资事情为525起,远超2019年 、2020年之和 。

具体看,2020年二季度起,支出品牌投融资数目稳步上升,爱华外汇官方网站支出市场从因资金困难引发的“冷清”中复苏,并渐渐走出传染病的阴霾 。

资本青睐早期项目 、资金加速流向餐饮 、美妆赛道

从融资轮次来看 ,早期融资占主流 。2019年-2021年  ,B轮及以前融资占比分别为67.59% 、59.44%、75.81% 。2020年起 ,中后期融资开展活跃起来  ,在鞋服、美妆、餐饮 、健身等领域,部分品牌甚至进入了E轮或F轮融资,意味着赛道迈向成熟阶段  ,头部玩家跑出 。

从融资金额来看  ,大额融资占比连续下滑。2019年-2021年,亿元或以上的融资占比分别为42.07%、34.54%、30.67% ,且加速流向餐饮 、美妆等赛道。资本变得更加谨慎,他们更愿意将资金投向成熟的品类。

传染病过后 ,市场出现一个罕见的状况——不少品牌1年完成多轮融资 。

2019年-2021年 ,融资轮次(包括IPO)在两轮及以上的品牌分为4个、33个、78个 ,其中新兴品牌占3个、16个、49个,XM外汇官网创立时间主要集中在2018年、2019年 、2020年 。兴盛优选是名副其实的资本宠儿,2019年-2021年分别获得3轮 、2轮 、3轮融资;理然 、NOWWA挪瓦咖啡 、溪木源亦连续两年获得多轮融资。

​IPO大发生,跑出多个本土“第一股”

2020年以来 ,品牌上市热潮一浪接一浪 ,从中诞生了多个本土“第一股”。

具体来看,2020年共有10个支出品牌登录资本市场:传染病前夕九毛九赴港上市,传染病发生初期良品铺子“云上市”,其余8起IPO事情都集中在下半年发生  。2021年有9个品牌成功“上岸”,其中WeWork以SPAC方法登录纽交所,儿童王“转板”创业板。

餐饮是IPO大热门 ,3年内有7个品牌上市  ,既有“中华老字号”同源楼 ,也有“咖啡新秀”瑞幸 。休闲零食同样“吃香” ,有5个品牌上市 ,三只松鼠、良品铺子等高端零食品牌受留意。

图像出处:luckincoffee瑞幸咖啡

进入2022年 ,品牌IPO热度有增无减,年初至今已有七欣天、乡村基、杨国福麻辣烫 、百丽时尚 、Keep赴港递交招股书  。此外,紫燕百味鸡替换A股招股书 ,捞王二次递表,绝味食品“官宣”和府捞面拟境外上市资讯,绿茶餐厅通过上市聆讯......

与此前“上岸”的品牌相比 ,今年这一批品牌受众面更为聚焦 ,如绿茶餐厅有明显的江浙地域属性,捞王主打粤式火锅,口味较为清淡  。

中国新支出品牌IPO集中发生 ,背后离不开法规引导。番茄资本创始人卿永曾表示 ,“由于传染病刺激 ,注册制渐渐放开 ,面向旧有的民营财政的IPO审批放款,是对政府财政的一种刺激手段 ,让老百姓的资产有处可去。”

CVC理财模式逐年走强 ,餐企做起“金主爸爸”

“创而优则投” ,越来越多新支出头部品牌转身做起了理财。

2019年-2021年,全年CVC理财案例(即由公司独立理财或公司与VC共同理财的案例)分别为42起、62起 、129起,呈现逐年走强之势 。CVC理财事情分布于餐饮 、美妆 、宠物 、潮玩等领域 ,其中餐饮最集中 ,2020年-2021年分别有20 、56起CVC事情 ,占比分别为32.7% 、43.7% 。

以2021年为例 ,餐饮CVC理财主流力量主要有两种 ,一种是来自本土网络技术公司,如阿里、腾讯 、美团(主要以旗下美团龙珠为主体);另一种则是头部餐饮公司 ,主要有喜茶 、茶颜悦色、西贝、喜家德 、豪客来 、西贝等 。

图像出处:喜茶官微

过去数年虽有餐企做理财 ,但一直掀不起水花 ,直到2021年才真正“发生” 。2021年 ,餐企做CVC理财的案例共有15起,占比为26% ,其中喜茶最积极,共有5起理财 。

就模式而言,主要有两类 :一是瞄准与主业务有关品牌,如喜茶理财WAT鸡尾酒,茶颜悦色入股果呀呀;二是“跨界”理财其他品类,如豪客来理财蛮霸 。

头部餐企大玩CVC ,既为了补齐短板 ,寻找增量 ,亦为分散风险,实现更长久的推动。

餐饮、美妆被疯抢

小品类强势上位

横向对比过去3年数据可以看到 ,餐饮赛道“吸金力”最强,投融资总数连续领跑;美妆护理、鞋服、休闲零食 、酒饮等业态在2020年强势崛起 ,潮玩、营养保健等小众业态在2021年迎来了“春天”。

传染病反复,加之法规变动 ,部分业态如酒店 、线下健身房 、教育培训等 ,正被资本“抛弃” 。

茶饮、咖啡 、美妆、服饰赛道“常旺”

茶饮、咖啡、美妆、服饰在资本市场连续红火 ,潜力诱人 。

  • 1、咖啡、茶饮“新秀”涌现

咖啡 、茶饮被资本看好 ,过去3年投融资数目逐年翻倍上升。

在支出替换大潮下,支出者追求“高品质”咖啡 ,精品咖啡逐渐走俏 ,一批本土咖啡品牌乘势崛起  ,并走入资方视野,Manner、NOWWA 挪瓦咖啡 、M Stand已进入B轮中期融资 。中期耐力赛阶段,各品牌加速拓店,今年更“卷”出新高度 :瑞幸1月开店360家,刷新单月开店总数纪录;Manner 3天开店200家,平均每小时2.7家店开业。

图像出处:Manner官微

茶饮赛道上 ,资本“移情”养生茶 、纯茶、水果茶等细分品类,奶茶“霸主”地位遭到挑战。去年下半年,柠檬茶意外“翻红” ,成为当年最火的单品型茶饮 ,柠季、丘大叔柠檬茶 、LINLEE、王柠柠檬茶均获得融资  。

  • 2、美妆护理“起风” ,资本押注男士个护

2019年-2021年 ,美妆护理投融资事情分布为5起 、48起、82起,传染病之下,资本对美妆赛道的信心不降反升 。

人们长期佩戴口罩 ,彩妆需求让位卫生护肤需求,推高了卫生护肤细分品类的资本热潮 。2020年 、2021年分别有7个、29个护肤品牌完成融资 。

男性支出意识觉醒,开展精致 、悦己。2020年 、2021年男士护理品牌的融资事情分别为8起、6起 。需要注意的是 ,这些品牌成立时间较短,融资也以早期融资为主,赛道处于推动的早期阶段 。

  • 3 、鞋服连续走高,“三坑” 、无性别服饰表现惹眼

2020年 ,鞋服业态融资暴增明显,同比翻了约3倍达到23起 ,2021年提升至28起;其中 ,运动品牌、内衣品牌最受宠  ,连续3年有品牌获得融资 。更进一步看,女性运动服饰潜力可观,明霓菲完成Pre-A轮融资 ,MAIA ACTIVE完成C轮近亿元融资。

另有两个细分品类值得留意,一是无性别服饰  ,bosie是“课代表”,该品牌自成立以来连年获得融资;二是“三坑”服装,该品类在2020年“冒头” ,次年成功出圈,十三余 、十二光年  、重回汉唐 、猫星系 、诗与万花镜均获得融资 。

图像出处 :bosie伯喜微博

小众品类齐发生,谁是真正的“潜力股”

资本加持下  ,支出市场“新故事”不断 ,多个细分赛道跑出了新“艺人公司”。

  • 1、粉面 、烘焙 、酒馆接连“刷屏”

2021年,粉面 、烘焙成为了资本眼中的“香饽饽”,分别有27起、14起融资 ,大额融资频现 。

粉面赛道战况激烈 ,谭仔国际成功上市 ,遇见小面 、五爷拌面、和府捞面、霸蛮 、陈香贵 、肥汁米蘭斩获过亿元融资,其中和府捞面E轮融资金额高达8亿元,刷新领域单笔融资纪录。烘焙赛道同样看点十足,墨茉点心局半年内连获3轮融资 ,虎头局也获得2轮融资 。

微醺财政连续升温 ,酒馆成为“新风口”,猫员外 、RISSE锐肆酒馆、Blue Ark获得融资 ,但融资轮次均为天使轮或A轮。海伦司登录港股,成为“小酒馆第一股” 。

图像出处 :海伦司官网

  • 2、潮玩 、剧本杀热度高 ,但难题不少

2020年12月 ,泡泡玛特上市,带火了潮玩赛道,2021年有关投融资事情达9起 ,同比翻了4倍多 ,ToyCity 、子非鱼 、52TOYS 、KataWorld 、AMAZING PANDA 潘哒、模言文化等都有融资动态。

剧本杀同样火热,2021年共有7个有关品牌获得融资 ,其中探案笔记、推理大师 、洛阳卡卡 、来闹LIENOW、天剧均以“剧本杀”识别 ,识别中国首家民营戏剧文化产业园的“繁星戏剧村” 、沉浸式游乐园“戏精桃花源”供给剧本杀休闲方法。

◎推理大师探案馆 ,图像出处 :品牌官网

潮玩 、剧本杀业态融资轮次以天使轮 、A轮为主 ,融资金额以千万元级为主 ,表明资本对它们态度保守,领域仍处早期阶段。

因缺乏标准的管控约束  ,这两个领域均存在不少难题 ,潮玩领域“炒盲盒”之风盛行 ,剧本杀领域不良素材频现、侵权盗版严峻。不过今年 ,上海、辽宁先后发布剧本杀运维有关条例,清晰条例了素材自审制度、在经营活动中的限制行为,将促进领域规范化推动 。

  • 3 、三胎法规红利下,儿童财政整体发生

去年5月底 ,政府正式公布开放“三胎”法规 ,瞬间点燃了儿童财政市场,资本市场也紧跟沸腾。

2021年,与 “四脚吞金兽”支出有关的融资事情共28起,同比翻了将近一倍 ,且各个细分赛道都有品牌跑出,可谓“整体开花”。儿童零食和母婴零售火力最猛,分别有7起 、6起融资,较前两年明显增多,其中儿童零食品牌“天然”、“卫生”标签明显 。

新一代父母自主意识较强  ,他们追求个性化与精细化育儿  。伴随支出替换,母婴家庭对于天然 、卫生概念的需求,将带动有关卫生食品和卫生护理品的上升。

  • 4、“卫生风”劲吹 ,营养保健食品、卫生零食走红

传染病之后,人们卫生意识增强 ,卫生支出品市场迎来一波高速推动红利期 ,营养保健食品一跃成为资本新宠 ,2021年共有19个品牌传出融资资讯,其中KOOYO连续完成4轮融资,薄荷卫生完成2轮融资,另外17个品牌均获得1轮融资 ,以种子轮/天使轮 、A轮和B轮为主 。

工作学习和熬夜通宵让90后成为养生大军的急先锋 ,他们不满足于根本的泛保健,更留意营养保健品的细分作用,其中口服美容 、肠胃营养 、熬夜养护需求旺盛 。

图像出处 :摄图网

休闲零食品类推动动向亦呈现“卫生化”特点 ,新兴品牌狂打“卫生牌”,如卫生即食品牌“鲨鱼菲特”从即食鸡胸肉切入 ,去年完成B轮亿元融资;作用性食品品牌“minayo”已布局“作用零食线”和“专业补剂线”两条产品线 ,去年获得数千万元融资。

教培 、酒店 、线下健身房逐渐“失势”

新支出融资火热 ,但不代表每个玩家都能从中分一杯羹,有人受困于传染病,有人因法规变动而“熄火”。

  • 1 、“双减”之下,教培领域熄火

2021年7月,“双减”法规出台 ,提到“减轻校外培训负担”,教培市场随即进入“极寒模式”。2021年,教育培训领域投融资事情仅有5起,与2019年13起、2020年23起相比  ,降温明显 。

细看过去3年数据 ,可以看到领域“风口”不断变动 :

2019年,儿童教育机构是融资“主力军”  ,13起投融资事情,儿童教育占了8起 ,其中又以婴幼儿早教  、少儿英语教育为主。

2020年传染病发生后 ,全国线下教培机构被迫按下“暂停键” ,在线教育“爆火” ,资本闻风而动 ,纷纷涌入,猿辅导1年获得4轮融资 ,吸金额超过35亿美金,火花思维 、作业帮均获得过亿美元融资 。

2021年 ,“双减”法规正式落地 ,K12赛道快速降温,非学科类教育培训悄然升温,育想家 、火星人俱乐部、猩猩橙 、种子新星累计获得5轮融资。

图像出处 :育想家官方渠道

  • 2、传染病反复 ,线下健身房 、酒店日子不好过

2019年,有8个线下健身房品牌合计获得8融资,其中超级猩猩进入D轮融资,金额高达3.6亿元 。

2020年传染病冲击下 ,线下健身房频传倒闭,资本对其态度也发生180度转变,全年仅有3个品牌获得融资  ,金额均为数千万元。全民被迫宅家,居家健身需求井喷 ,健身APP迎来流量高光,Keep时隔两年再获融资,金额高达8000万美元;Fiture、金史密斯等智慧健身器材公司也获得大额融资。

2021年,资本目光再回到线下 ,4个线下健身房品牌合计获得5轮融资 ,但远不及2019年 。

图像出处:摄图网

被传染病“重创”的还有酒店领域 。2019年,酒店领域发生6起投融资事情 ,次年这一个数字锐减至2起  ,至2021年直接变为0  。

​结 语

过去3年 ,资本对支出市场的热情只增不减 ,大量资金涌入支出赛道,催生了多个“新物种” 。

正所谓“涨久必跌”  ,支出品牌投融资市场不会永远红火 ,去年4季度已现降温苗头 ,投融资事情总数开展回落 ,潮水退去,理财人开展回归理性。

资本“哄抢”单个品牌的大戏 ,今年或难再上演 。